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萧山从昔日灯火阑珊的小县城酿成了满目星光,霓虹闪耀的不夜城。伴着南门江的微风,初升的明月和几颗稀落的星子,又是一个星辉与灯光交相辉映的秋夜。
记得小时候的电灯,家家户户不是白炽灯就是日光灯。节能的日光灯,闪着冷冷的光,时间用久了,遇到电压低的时候还会跳不起来。钨丝灯胆做成的白炽灯,闪着暖暖的黄光,60瓦的灯胆明显不敷亮,100瓦的亮是很亮,可是看着每月多出来的电费,关于其时只有几百月人为的普通人家来说明显太过奢侈了。那时候的电灯简单而实用,没有繁复的装饰,简单到极致,却给了万千家庭带去了一室的灼烁。九十年代,整个萧山农村的拉闸限电很普遍,要不就是线路老化跳闸了,这时候还得用上应急的手电筒和蜡烛,那种红色的蜡烛一点起来就会冒出玄色的油烟,把雪白的天花板熏得发黑。时间久了蜡烛变短了,芯子变长了就会发出哧哧的声音,还得剪掉一截芯子。三伏天的晚上,这个灼烁的来源也成了发热的源泉,真是热上加热,让人受不了。
这时候,桥边,大树下,小河滨坐满了人,或三五成群围桌而坐,天南海北地胡侃,或是悠闲自在地摇着蒲扇躺在藤椅上仰望着天空。关于小朋友来说,偶尔的黑夜也会带来小小的乐趣。水渠边,草丛里翱翔着星星点点的萤火虫,它们飞得轻盈,用双手就可以抓住。零星的一只偶尔放在葱管里,多的话就放在透明的玻璃瓶里,小小的虫子闪着淡黄色的光线,霎是悦目。要么就是拿一根竹竿,一头吊着一只蚯蚓或是一块猪肉,到小溪沟里去钓龙虾。如今,这一切都成了奢侈,偶尔的小小的惊喜也会令我们体味到童年的乐趣。谁知到天公不作美,各人排了长长的队,只为一睹湘湖萤火虫的风范,却是满载欢喜而去,满心失望而归。
夜色慢慢降临时,倚楼听风,却见到一个流光溢彩的都会。当星光随着雾霾昏暗的时候,无数闪耀的霓虹和都会的万家灯火带给了我们别样的美景。当万家灯火逐一熄灭的时候,都会的夜就是伴着无数闪耀的霓虹和亮晃晃的路灯度过的。
岁月荏苒,昔日低矮的小楼房都酿成了摩天大厦,以前的散乱的小乡村都革新成了整洁的社区,三十多年的革新开放让我们的生活爆发了翻天覆地的变革。当我们的天空随着提高的收入和增长的GDP变得昏暗,当一经普通的萤火虫和满天的繁星成了我们追逐的梦想之时,看着那夜幕下的都会,看着那都会里的逐渐点亮的万家灯火我若有所得,抬头仰望天空,数着那一年比一年少的蓝天和星辉我又怅然若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