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当空,登高望远,灯火阑珊,回首往昔,万千思绪。
秋季的夜空特别空灵,孩子们停止了嘈杂平静入眠,我点了根烟趴在阳台,看着青烟围绕指间,听着小区的梨园之曲,跳跃的思维使我无法沉淀心情,一霎那的灵感突然整合成了两句话“我是什么!”与“我算什么?”
渐入中年的我(们),自我感受小有成绩。沾沾自喜的同时,也让我(们)忘却了初心,忘却了年少时的理想不是用“钱”和“权”来权衡成败,忘却了一经路过的艰辛,如今站在“半山腰”的我(们),用眼俯视着“山下的人”,用嘴数落着“山下的人”,这也使得我(们)自得忘形,故步自封,无论在社会上或者家庭中,自贻伊戚的源头就是“我是什么!”。刚刚落幕的十九大,习主席再次强调“不忘初心”在我的理解上也许就是“我算什么”,虽然与“我是什么”只有一字之差,却相去甚远,“我是什么”会让我(们)原地踏步甚至走下坡,“我算什么”会让我(们)由内而外的坚持一种谦和、奋进、自强不息,坚持着往上走,用一个现在人人皆知的故事《龟兔赛跑》,关于我们的年龄,已经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,但我(们)做到了吗?我是兔子,我跑的快,我可以休息!….我算什么?我只是乌龟,我只能锲而不舍,不绝向前。谁笑到最后?不言而喻!
“我是什么”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狂妄是一把带着倒刺的尖刀,一经流露想收回都会带出一片血肉,也许有一天在你眼里的“山下人”在另一座高山上需要仰视时,这一把尖刀会不会刺向自己?每个人都有保存的价值,每个人都有闪光点,每个人都可能鱼跃龙门,当我(们)心里想着甚至说出“我是什么”的时候,受轻伤的是我(们)的亲人、朋友、同事,受重伤却是我(们)自己,人生是过山车,有起有落,先不说永远不会有人认可自己已经走到了巅峰,一直处在半山腰和山脚的我们,区别就在于往上走照旧往下走。
“我算什么”真的不算什么,因为他们是黑黑暗的明灯永远在前方,一个个的成绩永远在后方,可能这些成绩在别人眼中已经是丰功伟绩,就像刚刚过世的鲁冠球先生,领导着万向集团劈荆斩月,从骑自行车跑业务到领跑汽车制造业,在此缅怀鲁前辈。最近也机缘巧合联系了一些萧山的知名人士,永远是发自内心的谦和、低调,他们的成绩关于我是一座无法企及的岑岭,而他们的谦卑却是一座灯塔,让迷失中的我有了一种逢生的感受。今天和同事闲聊,一个词印入了我的脑海“自我定位”,对!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最低处,那所有人的最高处都是我的目标,“我算什么”就是把自己定位在最低处。
烟已烧尽,灵感尚存,提笔疾书,我算什么,以此自勉。